通常孩子通过打、骂、喊、闹、发脾气,来达到他的目的。我们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孩子的行为目的通常有四种:1、获得注意;2、争取权力;3、报复;4、自暴自弃。
孩子行为其背后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归属感需求,父母如果无法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动机,而忽视孩子的归属感需求,孩子就会产生偏差行为。孩子为了寻求归属感而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而父母也可能不了解其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动机而采取了一些不当的反应,其结果是不仅孩子的偏差行为没有改善甚至可能更加恶化。我觉得应对的方法还是应该多倾听孩子,保持“不作为”的态度,允许孩子们按他们的节奏发生、发展,适时的给与他们鼓励。
自己回想了一下又短时间关注哥哥比较多,弟弟就在那段时间经常爱做鬼脸,跑到我跟前说妈妈这样搞不搞笑,我觉得那样不好就制止他,但越制止他就越爱做鬼脸,后来想想应该是想要引起家人的注意。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偏差行为,我们一定要冷静,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多做正面引导,多去鼓励孩子,避免卷入战争。
我是一切的根源,并不是我错,而是我可以更对,当您可以更对,您看到自己更对的时候,您自己的感受所互动出来的对方包括整个的世界,您就会知道真的是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所有的源泉。
大多数行为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满足归属感的需求。特别是孩子更需要满足情绪价值,需要归属感的满足。